本文章有點小長,為本站的第一篇小記,小記為記錄當下一些想法與心路歷程,裡面會敘述一些經歷的過程、當下的心情等,此系列會不定時的更新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

前言

最近比完雲創盃,雖然不是大獎,但依然謝謝我的隊友以及指導老師,感覺自己也沒做到啥,主要負責撰寫報告以及寫了一些code,不過這次的過程不僅是對專業有進一步的認知,大三這個階段需要充分的時間分配能力、專業與實作能力以及規劃未來的發展與目標,決定自己要走的路,各個專業科目都需學以致用並融會貫通,但這不是一件易事,既然剛考完期中,除了順便紀錄一下雲創盃的心得,也想把現在的苦悶以及遇到的事情與心路歷程記在這篇文章中,希望有緣的你看到這可以繼續看下去。

順帶一提,有被寫上去欸嘿嘿 source



過程記錄

開學前一個禮拜收到要做雲創盃小專題的指令,我還在複習C跟MCU ,訊號與系統還在傅立葉轉換轉來轉去,心裡都還沒準備好,就突然要上來做了,不過慶幸的是,隊友人都很好,而且合作很愉快,尊重並適度的發表意見與想法,可以使一個團隊更能繼續走下去,不過當時我感覺都在躺人家…,第一次聽到FFT,那時候還沒開始修DSP ,去查一查,這三小碗糕,複雜的演算法跟矩陣,我他媽學校的線代還不讓我上,只好抱OCW大腿,但理論終究是理論,實作上要考慮的面向還是不太相同,在還沒正式做之前,即使有頻譜的概念,卻還沒有實際應用的感覺,工程我覺得要學好不單只是看書算數學,數學算了一大堆,終究只是紙上談兵,還是得付諸實現,靠的是經驗與技術,將紙上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,透過硬體軟體實現,就是工程師的工作。

學習看法

在學習的過程中,依然是那個老問題,在教育體系中,看出了大部分同學最大的缺點,就是為了考試而讀書,但現實面卻逼得不得不如此,為了更高分,啥事都幹得出來,但這也體現了我的固執,看到這裡我想問你,假如今天沒有現實層面的考量,像是文憑、學分這種物質的東西,你還會去上課嗎?認識我的都知道我個性很硬、很固執,這時候就會有不同面向的結論,不為成績而學習,好聽一點有原則,直接一點就是自我中心、自以為是,以前會覺得很幹,現在老了,習慣了,嗯…,更幹。無數次想證明自己,但我還沒找到方法,或許是像是雲創盃,與隊友比賽得名,或許是做出不得了研究 …,比起考到前幾名,我更喜歡跟別人一起成長或是合作做出好作品的過程,名次那些對我而言是毫無意義的,你可能會說我言重了,但我在國小就這麼想,以前在學校討厭的除了G8人,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在討論考多少、題目寫得如何、你第幾名,至今都尚未變過,學習的目的是甚麼?活著是為了屈服現實嗎?聽起來是逃避現實,又或是給自己沒特別突出的藉口,你這麼說也沒錯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與想法,沒有對與錯,就看你合不合、支不支持這些想法,回頭來講成績,你說成績不重要?但就跟金錢一樣,即使覺得是身外之物,諷刺的是,你也不能沒有它,老是在矛盾中打轉,依據呢?「成績」有很多種面向,但這裡基於我自己觀察到的單方面說詞,不免略顯主觀,考試的過程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你的成績,運氣、狀態,甚至是個性,況且有些人本來就不喜歡考試,或是在考試時狀態就是不好,你說這些是藉口?我舉個例子¬:遠距考試,每次考試的監考制度都很完善嗎?一群人一起討論寫你也不一定知道,這樣出來的成績可信度你認為如何呢?而真的憑實力寫考卷的人,成績考得低,那你說他的程度會遜於前者嗎?你說,真的有這種笨蛋嗎?嗯…,況且選擇題,你說運氣不重要嗎?有些人,不論是做人處事或是做事,都很優秀,但就是不愛讀書,那你覺得他成績不好就沒有甚麼作為嗎?

名次,我是不知道大學總成績排名怎麼算的,但拿我當例子,我這學期的課,有五堂不同的專業課程(電磁學、電力電子、DSP、VLSI、控制系統),兩堂很重的實習(單晶片、LAYOUT),另外的兩堂就還好,混學分用的,其他每堂都是會死的那種,那你說,相比其他選少堂課或是輕鬆混分的課程,他總成績排名比我高,但你單從成績的角度下去判斷,你有辦法看出來嗎?加上我的讀書方法不是狂刷題,我都是公式每頁都會推,因為在推導的過程,你會了解它是怎麼來的,物理意義為何,知道過程後,怎麼樣去把它實現出來,舉例來說,控制系統那麼多block,你知道怎麼用OPA兜出來嗎?為何在實現系統時,明明都是微分方程,為何不是用微分器,而是積分器?DSP一堆數學式子,那你會用寫code把它實現出來嗎?之前上交大OCW的控制系統,教授說過,學習過程中要經常問自己為甚麼,在思考並求解的過程中,你的功力會更上一層樓,而不是公式來了,或是題目會寫就算了,但可笑的是,我自己基礎也沒打很穩,老是回去上之前的課程,像是大一的物理、微積分這些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學好,自從我高中找到興趣後,我的目標從來就不是考第一,考頂尖學校(當然不是說考到不好,而且如果能有機會,我想去挑戰並看看頂大跟我們這些人的差距為何,而且不得不說,頂大的學生真的很強),而是在遇到工程上的問題,或是要做東西的時候,可以把想做的東西從理論、數學建立模型,將分析完的結果轉成電路、軟體,符合規格以後再做最佳化,完成每一個專案,每項專業都是根部,經驗與實戰是養分,與其它種子一起成長茁壯,期勉有一天自己也能開花結果,那現在回到我的問題,成績到底重不重要?你說現在的制度,那些在好學校且頂尖的學生,確實是有能力的,因此也不能說這個制度錯,但,如果你看完我前面的敘述之後,你會覺得它是對的嗎?我想,我的答案一直是否定的,但也不是完全肯定,現階段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,我想可能沒有足夠的勇氣或是決心吧?自己的能力也遠遠不足,能夠做的,只有不停的做好該做以及自己想做的,怨天尤人無濟於事,也早就懶得抱怨了,在傳統的思想與現實聯合的戰鬥中,偶爾不免覺得自己很無力,無數次在信念與妥協徘徊,總是看到人生就是需要勇氣這類的話語,但仍然一次次的自我懷疑,或許是固執的個性,讓我老是在與大眾不同的路上走著,基於現實,不得不屈服,但我的個性就是不服,人生自己的,走得多難看,咬著牙都要走下去,沒有逃避這個選項,看來我還是需要學習放下吧,從高中時找到興趣一直讀啊讀,也由於理念,才知道有志同道合的對象是多麼難能可貴,要濯清漣而不妖(自己講),是有難度的,但我討厭古人懷才不遇還要記錄下來,殘害後代(文組不要打我),但這次,我決定了,套一句前陣子看到的話:「放下不是放棄,而是懂了。」,我決定於我的人生中,賭一次。如果真的照自己的信念走,結果會如何?如果失敗了會如何?我決定追求可能別人不曾想過的事物,相信自己一次。

學習過程中,有時確實也蠻難熬的,明知道自己實力絕對不只那樣,卻也因現實層面無法表現,沒有什麼資格說什麼,這種狀況在這學期確實顯現好幾次,考試就不說了,不過時間分配可能要在改善,像是實習,老是看人家先做完時,總是會問自己,為何別人做完了,自己卻還沒?我相信努力程度與毅力是不會輸給任何人,但有時候選擇與方法往往比一頭栽進去還重要,仍然需要調整,回頭看我自高中開始,幾乎都是埋頭苦讀,或許也忽略很多事情,另外,「規劃」可能也是我需要檢討的部分,畢竟我這人不喜歡制度、規則,討厭被侷限,但有時候,真的需要規劃,即使可能不全然照做,但或許適當地朝著規劃做,也不差,心理與想法上可能都要在調整吧?但唯獨一點不變,絕不向現實低頭,另外,也要開始準備專題,我想會調整步調以及方法,try and error是身為工科常要做的事情,這次決定不屈服現實,但也不是為了懶惰的藉口,需要多接觸更深的專業,培養自身能力,不要只會讀書,也要去寫code、接觸不同科系的專業,這次雲創盃的作品即使是最佳技術獎,當然也有問題,一樣作品是全面性的,不僅僅是專業技術,後續的行銷、驗證都極其重要,還記得那位評審問驗證時,雖然知道還在測試階段,但確實點出作品的缺陷之一,檢討自身缺點,也是很重要的過程,就像根據表現調整自己的規劃,但我想這次不是在現實的「學業」上精進,而是自己的期許以及信念上,持續往前走下去。

結尾

如果你能看到這,你也是挺閒的,一篇小文章不可能把我所經歷過、看到過的都記錄下來,希望你的想法或是看法即使只有一丁點的相同,都歡迎來找我聊聊,教育確實不是一件易事,也不是我一個臭宅可以去改變的,但我這次會照著自己的步調走,不論未來如何,期許自己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。
2022. 11. D.S.